双人病房

输液大厅

头面神经疾病常识

  • 面瘫的概述


    面瘫又称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本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一侧发病,双侧发病少见。一般起病迅速,在几个小时至1-3天面肌麻痹达高峰。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正气不足,络脉不固,风邪乘虚入侵一侧脉络,该侧气血痹阻,经筋失养,导致该侧肌肉弛缓无力,受对侧牵拉,面成涡僻。


    面瘫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眼歪邪。闭眼不能,流泪,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等。属中医学“面瘫”口眼歪邪,吊线风范畴。

     

    面瘫的诊断要点


    1、发病突然,多有面部着凉受风史。
    2、起病后面部不适,部分患者有耳后疼痛;说话不便,面部僵硬;洗脸、漱口时发现口角歪斜,额纹消失等或被他人发现。
    3、患侧鼻唇沟平坦、额纹消失、鼓气漏气、眼裂增宽,流泪或眼发干、眼睑闭合不全,舌前2/3味觉减退,或有听觉过敏、外耳道鼓膜疱疹等。
    4、起病后几小时到1-5天,面肌麻痹达高峰。长期治疗恢复不完全者,可有“倒错”,患侧面肌痉挛。

     

    面瘫的后遗症


    面瘫早期针灸或针灸时间过长及不正确治疗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不完全恢复,鼓气或示齿,嘴角向病侧回错,形成“倒错”。病侧眼内眦至嘴角有紧皱感,易出现面肌痉挛、鳄鱼泪、联带运动等综合症。

     

    面瘫的治疗


    请点击进入“特效疗法”页面查阅。

  • 神经性头痛概述


    神经性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以头部发作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痛。疼痛发作表现为起病急,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多在几个小时内,持续30分钟到2个小时。发作间歇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遇到诱因可以再次发作,病程长短不一,从几个月到几十年。疼痛的部位多见于一侧或两侧颞部,也可见于枕部、头顶、前额或者全头部。在临床上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神经性头痛的诊断


    1、一般青春期发病,多数有家族史。
    2、头痛开始表现为一侧眶上框后额颞或顶枕部位的钝痛,可有搏动性,然后持续的剧烈疼痛。
    3、疼痛发作时多伴有胃肠道症状、视觉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
    4、一般疼痛持续数小时,可持续数天,可定季定时发作。
    5、一般表现为阵发性发作。
    6、头痛的发作多有诱因,发作前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

     

    神经性头痛的治疗


    请点击进入“特效疗法”页面查阅。

  • 三叉神经痛概述


    三叉神经痛指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反复发作的一种短暂性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另一类为颅前、中、后窝及鼻窦区等局部炎症和肿瘤等累及三叉神经的不同分支,而出现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的损害的症状。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性。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是此神经受到机械性、炎性或血管等刺激、压迫造成髓鞘和轴索改变,使神经兴奋阈异常出现反复发作疼痛。


    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多为风、火、湿、邪瘀阻,或风寒袭于少阳,瘀而化热,导致脉络舒缩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1、中老年发病,女性多于男性;
    2、发作性三叉神经痛分布区疼痛,多为一侧疼痛。以上颌神经(Ⅱ支)和下颌神经(Ⅲ支)为多见,眼神经(Ⅰ支)少见;
    3、无先兆,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如电击、刀割或钻样痛。每次发作几秒钟到几分钟,反复发作,剧痛难忍;
    4、可伴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涎、面部潮红等;
    5、在间歇期可由吃饭、漱口、刷牙和抚摸口角或面颊部诱发,称为“扳机点”;
    6、疼痛严重者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抽搐,称为痛性抽搐。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请点击进入“特效疗法”页面查阅。